证券之星数据中心计算显示股指期货配资哪家好,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平安证券的付强、徐勇、郭冠君、陈福栋。
本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开幕,这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年度“盛会”,充分显露这家5000亿企业最新的战略布局和路线图。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沉寂多年的运营商移动支付,忽然又高调走入了许多人的视野。
央企支付品牌“翼企智付”亮相
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中国电信移动支付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产业生态合作论坛同步举行。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中国电信承接建设“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公共服务平台”,并于共链大会上发布2.0升级版平台。该平台旨在助力企业间达成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线上合作,持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系统性、强连接、能落地的高质量畅通循环。
同时,中国电信在会上发布移动支付产业链供需清单,围绕科技创新、生态赋能、安全保障等产业发展及生态建设方面的“难点”“痛点”,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企业跨行业、跨链条、跨领域供需对接项目信息,为促进共链企业多链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更加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支付品牌“翼企智付”正式亮相。该品牌旨在为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提供“支付+”赋能综合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司库+”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风险管控、经营决策、智慧监督、财务管理等数智化转型能力。
被人忘却的运营商移动支付
这是运营商央企移动支付业务的“再露头”,但无论是“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公共服务平台”还是“移动支付产业链供需清单”,都令人感到不解和陌生,而此次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的“C位”企业——翼支付,更是多年以来没有受到外界任何关注。这家中国电信集团系统内的企业,打造的“央企支付生态合作展区”,占据此次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终端生态展示区的一半面积。
其实,运营商企业早早便布局移动支付领域。早在2011年3月,中国电信支付公司正式成立,定名为“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盈付”品牌,专业运营支付业务,同年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旗下“盈付”业务主要涵盖移动支付、固网固话支付、点支付银行卡收款等业务领域。
2010年,广东移动以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于2011年7月成立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于2011年4月组建了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但所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上的发展,颇有些像那些年的“飞信”业务。目前,在To C领域的移动支付业务,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在2019年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调研数据中,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业务,就已经归入了统计上的“其他”类别上,这些年来,几乎无人再对此有多少关注。
特殊身份之下的全新清晰路线图
那为何在中国电信集团一年一度的“盛会”中,移动支付业务板块又重新“举旗”?
这得从“移动支付现代产业链链长”说起。去年9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正式启动,旨在建立以中央企业为牵引,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为支撑的融通发展新格局。其中,中国电信被确认为“移动支付现代产业链链长”。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电信的移动支付业务是三大运营商中基础最坚实的,这也是为何这个‘链长’由中国电信担当。可以说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的优势还是在于TO B领域,尤其是在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上。”通信行业观察人士向南方+记者表示。
中国电信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檬列出的数据成果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电信翼支付已累计对接合作央国企122家,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汇聚上、中、下游300余家重点企业。与2023年相比,对接合作央企从53家提升至66家,同比增长27%;对接合作地方国企数量由2023年的10家提升至56家,同比增长460%;央国企支付交易规模也同比提升114%。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翼支付还承接了央企司库数据运营,打造了具有中国电信特色的司库智能工具箱平台、监管数据服务平台和登记拖欠企业账款平台、数智中台,助力国资央企风险识别与高效管控。该业务也是翼支付未来发展计划的重点。
南方+记者 姚翀股指期货配资哪家好